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
康养,顾名思义就是健康和养老,本质上是要通过提升生命质量,对生命周期进行管理,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和品质感。我国的康养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上行而快速发展,出现了泛客群、泛产业、全周期的特点,逐渐向着泛康养的方向发展。
一、政策导向:国家政策持续加码,引导康养产业快速发展
近年来,国家层面的政策不断出台,引导康养产业高速发展。从2013年提出加快养老服务业,2016年出台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2019年 出台的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到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通过,未来5-15年健康养老大方向确定。我国的健康产业发展顶层规划不断清晰,康养产业正在成为加快建设健康城市示范市,强调养生旅游品牌建设输出,加快乡村振兴建设,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二、市场分析: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与瓶颈并存,待进一步开发
1、产业环境:市场潜力巨大,将迎来发展蓝海
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·皮尔泽在《财富第五波》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“财富第五波”。2030年,健康服务业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,“大健康”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,未来20年最具爆发力的蓝海市场。当前,房企、险企、国央企等企业纷纷进军养老产业,而中国健康产业增加值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,占GDP的比重不足10%;中国大健康产业占全球的市场份额不到2%,正以高速度增长。
2、经济环境
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,受疫情等多方因素影响,从2016年到2020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逐渐放缓;但是,全国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占比却在逐步上升。更多人开始关注健康养老规划,健康意识增强、消费升级,多重因素加速驱动康养产品高质量发展。
3、市场需求
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,目前健康市场主要聚焦亚健康、养老服务、中医药养生三大重点需求。
首先,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%,亚健康人群庞大,健康需求持续热涨,大健康市场呈现明显的年轻化态势并向城市和高收入人群集中,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处于发展的初期,康复疗养类项目备受青睐。
养老服务方面 ,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8.1%,目前老年人养老床位仅35张/每千人,低于国际标准50张/每千人。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,2020年需求目标是600万人,还远远不够。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能力不匹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。
中医药养生方面,中医药康养有望发展成为康养产业的核心领域,“中医药治未病”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2020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规模超3万亿元,2025年将占到整个健康产业规模的一半,达7.5万亿。
4、发展瓶颈
康养项目遍地开花,没有产业支撑,项目缺乏持久生命力,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,我国的康养产业面临发展瓶颈。
一是有政策支持、缺顶层设计。政府用地、资金补助和人才建设等多方面支持健康产业积极发展,但顶层设计的缺乏导致一些无序开发、重复建设等现象比较普遍,为后续运营带来问题。
二是有市场基础、缺供需匹配产品。康养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,相关产品的供给不匹配,产品需进一步升级换代,中高端、综合型康养产品尚有较大空缺。
三是有技术基础、缺深度融合。国内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现代制药技术等还不够成熟,与健康医疗领域的融合还在摸索阶段,低水平的重复生产、健康行业仿制现象频出等问题较为严重。
四是有产业基础、缺持续盈利模式。泛康养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还比较分散,商业模式主要依赖地产和旅游,具有短期盈利效应,亟待探索持续化盈利模式。
5、发展趋势
康养产业呈现以下四种发展趋势。
第一,康养产业互融共生性强。加强康养产业与农业、旅游业、文化、医疗产业、智能科技等诸多产业深度融合,呈现多种模式多元开发的状态。
第二,康养产业市场更加细分。在当前消费多元化的影响下,社区养老模式、母婴康复模式、农村集体养老模式等小众细分市场康养产业也逐渐发展。
第三,关注全年龄康养产品。随着需求多元化发展,除针对银发养老客群的养生养老产品外,针对儿童、母婴群体、中青年人群等不同年龄段的系列康养产品正在不断发展。
第四,康养产业科技化精准化。 可穿戴设备、远程医疗、双向音频远程、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,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、治疗、康养来实现个性化、专业化的管理系统。
本文摘自2023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暨养老与康复博览会网站